2011中國品牌之都產業精英評選——我司趙武元入圍

來源:集團總部   時間:2021/03/09   瀏覽次數:2037 字號:[加大] [減小]


■晉江經濟報記者 黃小環 文/圖

     趙武元,信誠集團化纖廠長、高級工程師。在長絲織造行業從業數十年,其在生產管理和技術革新方面有卓越的表現。入職信誠11年來,對信誠技術提升、機臺設備升級、產品結構調整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梳理和整合。在原材料頻繁波動的不利行情下,為信誠公司今年及2012年的發展打下堅固的基礎。


□精英成就

上個月下旬,中國長絲織造協會科學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科技委”)成立大會在北京召開。信誠集團廠長、高級工程師趙武元應邀前往,受邀任中國長絲織造協會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據悉,科技委委員由本行業骨干企業、院校、檢測機構、標委會和協會等單位推薦篩選后組成,而趙武元是唯一一位來自晉江企業的委員。

在成立大會上,科技委重點探討了中國長絲織造產業“十二五”發展思路,并對中國長絲織造產業“十二五”發展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和產業發展項目進行了討論。其中,技術化和標準化成為討論的熱點,這也是中國長絲織造產業突圍發展的方向。作為委員之一,趙武元在今年信誠集團的生產改革中,加大了技術創新,逐步打造一系列標準化作業流程。

據悉,尼龍類面料是信誠集團的主營業務之一。從去年就開始頻繁波動的材料價格,讓紡織企業頗為苦惱。為了緩解原材料成本壓力,趙武元祭出了調整采購策略、加大新品研發、減少材料損耗等三項新舉措。

“以往,我們是采取批量采購材料的策略,材料開始大波動后,公司立刻調整方式,時刻緊盯市場行情,根據小批量、訂單生產的原則來采購,以降低價格差和庫存壓力。在新品研發方面,主攻高端、特色產品,引進新生產設備,同步進行舊機臺改造,生產出提花類特色產品,搶得市場空白。在耗材方面,我們進一步細化管理,跟蹤生產流程中每一道作業環節的耗材量,最終制定出最節省的標準方案。”趙武元介紹道。

趙武元舉了個例子。以往在耗材管理方面,信誠都是以進紗到成布為一個檢查周期,約一個月才檢測一次廢紗量,這其中會因為產品類別相同,而使得生產過程中紗線造成浪費,卻不能及時得知。而進行生產技改之后,針對每一批次的進紗、每道工序,信誠都能即時進行廢紗量檢測,及時進行調整,從而減少了許多無謂的浪費。

這一系列措施實施之后,迅速取得了成效。今年信誠改造出來的多臂機臺生產出來的兩款提花類產品贏得了新客戶的大訂單,緩解了市場波動帶來的低迷行情。另一方面,信誠集團生產系統今年以來廢紗損耗同期減少了30%。

“通過技改,為企業生產建立一套標準數值,從而慢慢梳理出自己的一整套生產標準流程,這是企業在生產系統方面的一次大改革。目前取得的成效只是個開頭,接下來我們還將引進人才或者培養儲備干部,讓整個團隊從多個領域著手,加大投入標準化流程建設。”趙武元表示。